健康管理师

战国时代有一名医叫扁鹊,医术非常高明,受到魏王的接见,扁鹊说自己的医术比不上中兄,中兄的医术比不上长兄。

魏王很奇怪,说:“那为什么你的长兄默默无闻,你的中兄只是小有名气,而你却名贯四方呢?”

扁鹊回答:“我的长兄总是治病于发病前,我的中兄治病于发病初期,而我却治病于病情恶化之后。”

事前控制比事中控制更重要,事中控制比事后控制更重要,对付危机(病情恶化)的最好方法是不陷入危机(病情恶化)。做好事前控制,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

今天和客官们讲解新鲜出炉的中国大健康数据 ,相信各位客官也就明白为什么国家提倡《健康中国2030》将卫计委更名为卫健委。

中国人健康大数据概况


中国高血压人口有1.6----1.7亿人
高血脂的有将1亿多人
糖尿病患者达到9240万人
超重或者肥胖症7000万-----2亿人
血脂异常的1.6亿人
脂肪肝患者约1.2亿人
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人罹患癌症
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人罹患糖尿病
平均每30秒,至少有一个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



健康大数据·各类疾病出现年轻化趋势


中国22%的中年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;
七成人有过劳死的危险;
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%;
中青年女性易得妇科,心脑血管疾病;
中青年男性面临猝死、过劳和癌症等问题;
慢性病患病率已达20%,死亡数已占总死亡数的83% ;
中国人的腰围增长速度将成为世界之最!!
2016年到2017年,35岁---46岁死于心脑血管病的人,中国是32%,美国是12%。
中国社科院《人才发展报告》七成人有过劳死的危险,如果中国知识分子不注意调整亚健康状态,不久的将来这些人中的2/3死于心脑血管疾病!
中国一年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经费达到3000亿元人民币。
中国因疾病而导致生产力丧失,将在2005年——2015年间给中国造成55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。
中国的肝炎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600个亿。
目前我国主流城市的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%,处于过劳状态的白领接近六成,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比例不足3%。

2013年,慢性病患病率已达20%,死亡数已占总死亡数的83% 。



过去十年,平均每年新增慢性病例接近了2倍。心脏病和恶性肿瘤病例增加了近1倍!



肥胖人口将达到3.25亿,未来20年将会增长一倍,腰围只要增长一英寸(2.54厘米),血管就会增长4英里,患癌风险高8倍!



美国《保健事物》杂志报告:中国人的腰围增长速度将成为世界之最


中国人医疗大数据
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死于药物的不良反应。

普通疾病的误诊率高达27%左右;重大疾病的误诊率高达40%左右。



健康大数据·中国每天有720个缺陷儿出生

2006年9月12日是我国首个“预防出生缺陷日”,同年监测显示,每隔30秒就有一个缺陷儿出生,相当于每小时30个,每天720个!


中国青少年健康大数据


80%学生早餐营养质量较差
青春期贫血的发病率达38%
全国肥胖儿中脂肪肝发生率40—50%
小学生近视率32.5%
初中生59.4%
高中生77.3%
大学生80%
中国7个城市中小学生早餐行为调查
调查显示:我国超过80%学生早餐营养质量较差,均没有达到国家标准!
中国青少年青春期贫血的发病率达38%。

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调查:



目前中国2.7亿在校生蛋白摄入量,仅为标准的65%。

铁、钙、锌严重不足,维生素A的摄入量仅为标准的15%。

青春期贫血的发病率达38%。



2013—2014年度,北京中小学肥胖检出率为19.5%,其中10%出现脂肪肝,而全国肥胖儿中脂肪肝发生率40—50%。

2型糖尿病发病率20年间增长了11—33倍。



教育部《2017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》



小学生近视率32.5%

初中生59.4%

高中生77.3%

大学生80%

沿海城市高中毕业生视力低下率85%

高度近视率呈急剧上升趋势

中国老年人健康大数据


2020年,我国进入老龄化严重阶段!



骨质疏松症已跃居常见病、多发病的第七位。

60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为56%,女性发病率为60—70%。其中骨折率发生率接近三分之一,每年医疗费用按最保守的估计需要人民币150亿。



全世界痴呆病人已达2400多万,平均每7秒增加一个,中国老年痴呆患者约占全世界病例总数的1/4,平均每年增加30万的新发病例。



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时,人均GDP在5000—8000美元。2003年我国未富先老,人均GDP为1000美元。



老龄化进程:



法国115年;

瑞士85年;

英国80年;

美国60年;

中国18年。

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时,人均GDP在5000—8000美元;

2003年我国未富先老,人均GDP为1000美元。



看完调查数据是不是感觉真的很震惊,原来疾病离我们那么近, 健康对我们很重要

如果我们能做到预防疾病,治未病是不是能有效的控制疾病。

如果您能在治未病中多花费时间、金钱; 那么你就能在治疾病中少花费时间、金钱